close
「目標」,一看到這個書名,就讓我直接聯想到目標管理。
我就開始想,這本不會又是一本教條式的管理叢書了吧?不過當我發現這本書竟然是躺在圖書館的小說分類櫃上時,它真的完全吸引我了,是怎麼樣的一本書會躺在小說分類櫃上呢?不會是圖書館的人放錯地方了吧?
當我翻開第一頁時,又是一陣吃驚,作者竟然是一個物理學家。天啊,這一定是一本很特殊的書,當時我心裡是這麼想,所以馬上就借回家了。想不到非常地好看,我一口氣就看完了。我想很難得有書可以用小說的方式,來表達一個管理的概念,既不讓人覺得枯燥乏味,看完之後又覺得受益無窮,實在是非常精采的一本書。
故事從是一個名為羅哥的主角為開始,羅哥是白靈頓的一個廠長,剛上任六個月,他碰上了絕大部分廠長都會碰到的問題,積壓的訂單、居高不下的存貨、客戶的抱怨、上司的壓迫,喔,還要加上他跟他的老婆處得不怎麼愉快,總而言之,真是遭透了的狀況。他的老闆皮區告訴他,如果他沒有在三個月內對問題有所改善的話,這間工廠就要關門大吉了,事實上是整個事業部都在虧錢,當然他們這間工廠是挺嚴重的。就在這個焦頭爛額之際,他突然想到他之前的物理老師鐘納。因為巧合的關係,他在前一陣子搭飛機的時候遇到他,也跟他談過他的事業部門,當時鐘納就問了他有關於他的工廠的目標的問題。
這個問題在這個時候又重新回到他的腦袋裡了。鐘納說,目標只有一個。我想這個道理非常簡單,但是卻又是讓人常常忽略。我想這就是一個系統式的思考方法吧。在一個大架構之下,再開始往下細分,而不是一開始就做細分,這樣就模糊了我們的視線。以羅哥的工廠來看,他們的目標就是獲利,也就是要賺錢,至於要賺錢的方法,像是品質管理、成本管理、效率提高等等這些問題,是屬於達到目標的方法,不能算是最終目標。所以在設定目標時,要明確,這也是我在這邊跟羅哥一起學習到的。
有了目標之後,接下來就是如何達成目標。鐘納又提出了他的看法,要增加有效產出,但同時減少存貨和營運費用。於是羅哥跟他的部屬們就開始朝這個目標前進。這個簡單的公式,看起來簡單,事實上也是觀念的問題,可是大部分的人往往受於前人教條觀念而被死死的綁住,反而不知道從那兒著手。就像裡面所講的一樣,在科學上,我們只有假設,在基於假設所做的論證都是從一個點出發的。然而,你只要找到一個例外來推翻這個假設,這個假設就崩潰了。而在現在的事實上,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質疑答案的正確,我們只是接受,只是儘管相信,我們相信在公司裡所定的教條,就如同我們相信萬有引力一樣,我們認為他是不變的金科玉律。但是,真的是這個樣子嗎?我們多少次會自己問過自己,真的是是這個樣子的嗎?難道就不能再改進了嗎?這就是唯一的方法了嗎?變成了大人之後,我們似乎變的比小孩子還缺乏好奇心,有時候最蠢的問題,搞不好就是最關鍵的問題。
在羅哥的工廠裡,每天都有趕不完的訂單,不過他實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。於是鐘納再度以「依存關係」跟「統計波動」來點醒他。我想這個概念就跟長鞭效應一樣,是同樣的意思。作者用了兩個例子,一個例子是童子軍在山上健行的例子,另外一個例子是火柴盒的例子。他用了這兩個例子來闡述統計波動所產生的效果。許多人直覺的思考,也許會認為產出是一個平均值,但是實驗告訴我們不是,因為我們忘了考慮依存關係。所以,解決工廠問題的方法,就是要考慮長鞭效應。於是他們找出瓶頸資源,針對瓶頸資源做管理,而他們的有效產出,也就是最後產出的產品數量。因為瞭解到了瓶頸資源會拖累整個產出的速度,所以,增對瓶頸資源加以管理,就可以有效的產出了。他們設計了一套紅、綠標籤的系統,紅的標籤就代表優先處理,當然效果非常好。
不過,又出現問題了,因為要使人工的效率和機器的效率達到最高,他們不斷地工作,不斷地生產再製品,以及一堆沒有訂單的成品。因此反而堆高了存貨,看似資產增加了,事實上應該算是負債增加了。因為有了存貨以後,就增加了存貨的倉儲以及管理的費用,而且事實也是如此,沒賣出的東西,根本就沒有帶來現金流量,怎麼能算是資產呢。所以,並不是每個單位很努力的工作使單位成本下降,就可以使公司賺錢。光是這個樣子,只是達到局部的效益,但是對總體的效益來說卻是負的。因為要使單位成本降低,反而使存貨增加,營運費用增加,反而使成本上升了。因此,鐘納再度提出他的見解,非瓶頸資源的利用程度並不是完全由其生產力來決定,而是由系統中其他制約因素來決定,以及啟動資源並不等於有效資源。所謂的有效資源就是能達到目標生產的資源,而啟動資源就是那些非瓶頸資源。而追求局部效益的系統絕對不是好的系統,而是非常沒有效率的系統。
其中他們也遇到一個問題,若是依照公司的會計制度的話,那麼他們現在改革的做法,似乎是愚不可及。因為他們降低了存貨,也就是他降低了資產,然後他們不但沒有將每個單位發揮到最高效率,他們還把批次的單位數量砍了一半,這意味著單位生產成本上升了。在會計報表裡他們可真是犯了個大錯誤,然而實際情形是,他們有效產出增加了,存貨下降了,營運費用也下降了。整個流程反而變快了,這樣反而成為他們能吸引顧客上門的利器,因此訂單也就增加了。因為他們的訂單都能在兩個禮拜內完成了。這讓我想到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,其實這本書的概念很簡單,他只是想要說明一件事,錢就是錢,不是錢的東西,當然就不是錢,不管你買了車子、買了房子也好,不能增值的東西,不能變成錢的東西,就不能算是財富。在這邊也很簡單,在會計上面有很多的名目,可是最簡單的來看,賺錢就是賺錢,無論會計名目怎麼改變,賠錢也不能變賺錢,這不過是欺騙自己的手段而已,到最後還是陷入了惡性循環。所以,很多事情可以簡單衡量的,就實在不需要如此的複雜來看。當然,以錯誤的指標來做衡量,犯的又是另外一個嚴重的錯誤。
最後故事的結尾當然是歡喜收場。羅哥升上了事業部的主管,當然他又重新贏回了他老婆的芳心。最後,作者試著想把他的理論向所有的管理領域來做應用,而不是只用在生產管理上面。所以,他寫下了五個流程步驟:
1. 找出系統的制約因素。
2. 決定如何利用系統的制約因素。
3. 根據上述的的決定,調整其他一切。
4. 把系統的制約因素鬆綁。
5. 假如步驟四的制約因素打破了原有的制約因素,那就回到步驟一,不要讓惰性引發系統的制約因素。
但是作者如果真的這樣子做結尾的話,那麼他又打了自己一巴掌。因為從科學的觀點來看所有的理論都只是對於現象的一種閳述,而現象是活的,是層出不窮的,我們不能老是依據同一個方法來做不同的事情。因該要強調的應該是一套思考的方法,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。當然,作者是個聰明人,所以他在最後面一節又再度闡述他最精隨的精神,就是思考、質問。以蘇格拉底式的方式,不斷地問如果這樣的話,那麼會是怎麼樣。最後他又歸結出三個作為經理人應該常常自問的問題。
※「應該改變哪些事情?」
※「要朝什麼方向改變?」
※「要如何改變?」
每個人都可以當鐘納,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,不斷地思考,不把理所當然當必然,以多個角度來觀看事情,以不同的方位來質疑自己遇到的問題,那麼我們將不會被自己的制約因素給制約住了。
我覺得本書實在是精采至極,非常值得一看。
本文引用自 MMDAYS 版主的精湛分享 圖為書局提供
想知道更多關於設定目標 → 達成目標嗎?
請到 佳興成長營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